李聚奎到重庆公干, 偶遇一名理发匠后惊呼道: 司令, 您怎么在这?

发布日期:2024-08-23 04:27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抗战爆发后,我军缩编为三个师六个旅,之后随着抗日队伍不断扩大,又成立了多个旅级单位的纵队,纵队司令与旅长同级别,这些旅长级别的将领在建国后都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与荣誉,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兼政委李聚奎在1955年就被授予开国上将。建国后,李聚奎到重庆出差,在查访民情时无意中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,他看着眼前这位理发匠惊呼:“司令员,您怎么在这里?”这位被李聚奎称为司令员的人就是段海洲。

段海洲1909年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地主家庭中,优渥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让段海洲成为一名纨绔子弟,他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考上了北平大学。那时候中国内忧外患,段海洲想要投身于革命斗争中去,于是他告诉父亲自己打算去考黄埔军校,结果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,父亲舍不得他远行,段海洲只能暂时歇了这份心思。

不久,段海洲听说邢台开办了一所路军干部学校,他便再次向父亲提出了报考军校的想法,这次父亲没有反对,毕竟都在河北省内,段海洲就这样顺利成为军校学员。段海洲是军校内学历最高的学生,在军事方面又表现出很高的天赋,他很快引起校方领导的重视,成为校长的得意门生。以段海洲的学历与能力,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,只是他一直遇人不淑。

这所军事干部学校是石友三所创办,石友三是出了名的“倒戈将军”,先后背叛冯玉祥、张学良,后来又投靠了韩复榘,段海洲在这种人创办的学校里读书自然不会长久,随着石友三垮台,段海洲的军校生涯不得不提前结束了。抗战爆发后,段海洲看河北大块土地沦陷到日军手中,满腔的爱国热情让他愤怒不已,他拿出家里的钱财买武器抗战,在他的领导下很快扯起一面抗日义勇军大旗。

不要小瞧这支由九支步枪起家的抗日队伍,段海洲可是受过高等教育、又接受过军校正规训练的军事人才,在他的宣传和领导下,这支义勇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三千人的抗日武装,他带着这批人马收复了日占县城武强县,此举让他名声大噪,一些爱国青年和散兵游勇都加入他的麾下,他的抗日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六千多人。

当时盘踞在河北一带的北民军第2路军司令赵云祥想要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段海洲为其效力,就在二人僵持之时,八路军来到冀南。陈再道时任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员,他主张抗日武装要联合抗战,内讧只会让敌人钻了空子,段海洲对此深表认同,之后他看到八路军是真心抗战,并且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,他提出加入八路军的要求。

当时徐帅在冀南一带主持大局,他听说段海洲是个不错的军事指挥人才,便将段海洲的部队改编为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,段海洲为司令,李聚奎政委,这支抗日队伍虽然是临时改编,但配置齐全,段海洲手下有3个团,一个1个教导大队、1个警卫营和1个迫击炮连,其实力与正规军相差无异,能够看出徐帅对段海洲的信任与重视程度。

如果段海洲继续在八路军队伍发展,他大概会与李聚奎取得相同的成就,只是他加入八路军不久就选择了离开。当时他看到李聚奎这位正规军出身将领颇有才干,很多部下都对其欣赏不已,再加上八路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,这让段海洲感到很不是滋味,此时他又收到了石友三的来信,希望他能到自己麾下效力,段海洲记得石友三在军校时对他的恩情,完全忽略了石友三的人品,便以请假为由悄然离开八路军。

段海洲只身投奔石友三,之后凭借自己的能力又拉起一支队伍,但石友三后来当了汉奸,这与段海洲一心抗战的道路截然相反,段海洲便投靠了孙良诚,结果孙良诚也做起了伪军,段海洲苦不堪言,抗战道路走得如此艰难,后来经人介绍投奔了汤恩伯的嫡系王毓文,这才稳定下来,之后他担任33师的少将师长。抗战结束后内战爆发,段海洲不想同室操戈,便隐姓埋名在重庆做起了剃头匠,结果与李聚奎巧遇。

段海洲看到李聚奎后,感慨又愧疚,如果当初不是心胸狭隘,不会沦落成为剃头匠,李聚奎看到当年的老司令的处境十分不忍,他说:“我这就向中央汇报,你为革命立下了功劳,绝不能就这样埋没”,这份报告很快被送到毛主席的办公桌上,毛主席亲自批示,任命段海洲为当地政协副主席,段海洲的人生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。